如果問“什么是好的民主”的話,有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給你一個答案:好的民主就是自由的、不受控制的、公開的、透明的、多黨的、競爭性的選舉。這種答案背后有一系列的假設,回答的人未必那么清楚這些假設。
兩千多年前,歐亞大陸上,絲路古道,駝鈴聲聲。如今,這條商道重現繁榮,但取而代之的,是火車飛馳和數據穿梭。中歐班列發端于歐洲鐵路貨運,但在“一帶一路”的新框架下,發展迅速,格局初成。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聯系最為緊密的路徑,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靚麗名片。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倡議, 讓中歐班列以更大的曝光率進入公眾的視野。但其實在“一帶一路” 倡議提出之前, 中歐班列已經以先行者的角色, 在探索亞歐大陸互聯互通方面發揮了開拓作用。
小時候沒有聽過父親母親講任何與他們工作相關的事,所以我一直不知道父親是干什么的。在我看來,父親就是父親,他關愛我們,我們尊敬他,這就夠了。他在“外面”是什么,并不重要。
胡宗南不用多介紹,蔣介石最寵愛、最重視的將領。1938年,時任國民黨第34集團軍總司令的胡宗南,在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選中了當時年僅19歲的熊向暉,把他一路提拔到侍從副官、機要秘書,再到1947年送熊向暉去美國留學。
40 年前,9.6 億人口的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人均值,但到2016 年,中國的人均GDP 已相當于非洲的4.2 倍。已經富起來的14 億中國人民始終關注有著12 億人口的非洲大陸何時實現經濟起飛,以及怎樣才能實現經濟持續起飛;也關注非洲大陸怎樣才能夠像中國40 年前那樣讓十幾億非洲人民富起來。對此,中國領導人是怎么考慮的,中國又能做出什么樣的貢獻。
沒有理由絕望。美利堅合眾國并不是正在垮塌。按歷史標準,我們的包容性民主是一個寶貴的財富,盡管有一些暫時的尷尬問題。美國的軍事力量確保它作為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地位。美國的經濟長期以來是——并且依然是——世界歷史上最有競爭力的;它將繼續待在金字塔的頂部,只要我們能保持無所畏懼的創新性和創造性企業文化。
江湖上一直流傳著情報界“四大門派”——克格勃(KGB),中情局(CIA),軍情六局(MI6)和摩薩德(以色列情報及特別行動局)的傳說。多少經典的熒幕故事都脫胎于“四大門派”之間的“恩怨情仇”,主角們傳奇的經歷成為大眾茶余飯后的談資。
倘若中國一直對外閉關鎖國, 于內訌亂擾攘, 史學家將見證又一文明古國的衰落; 假如中國急于事功, 模仿蘇聯的休克療法, 實施顛覆性的改革,泱泱華夏仍將沸反盈天, 朋黨林立, 寡頭橫暴征利, 貪賄公行, 劇作家樂得采擷豐饒的素材予以揶揄譏誹; 再或中國合盤西化, 舶來民主, 放任市場,西方政治經濟學家雖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但誰人能有足夠的智慧為其指點江山, 確保社會穩定和經濟增長的均衡發展呢?
十多年前,筆者的博士論文即將殺青提交答辯之際,導師王紹光教授向我透露,他未來十年將集中精力研究民主理論。從那時起,我就和王紹光教授通力合作翻譯了兩卷本的前沿民主理論文集,第一卷為《選主批判:對當代西方民主的反思》, 第二卷為《超越選主:抽簽民主的理論與實踐》。
經濟學流派眾多,方法各異,但它們的根本任務卻殊途同歸,即通過指導合理的資源配置來促進持續的經濟增長。在理論界,制度經濟學一直被框定在非主流經濟學的流派之中,因為作為主流的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均從理性人這一假定出發,集中研究市場作為“無形之手”來配置經濟資源的機理。
中國所采取的舉措比西方的更有效、更具“人情味”。西方國家用盡一切辦法拯救制造了金融危機的源頭——銀行,實際上,產生危機的更重要的根源是實施了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包括私有化、放松管制、預算管制和緊縮措施,并伴隨社會福利的削減。
進入21世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正快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正在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特別是中國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走進非洲大陸。
近些年來,以解釋中國發展成就為旨趣的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的討論漸漸成為學術界的一個理論增長點,“中國為什么能”吸引了諸多學者的思考。這些討論甚至溢出學術界。然而,中國道路從何處來,向何處去,并未有一個清晰的理論解釋。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歷史時刻,《大國新路——中國道路的歷史和未來》試圖給出一個解釋,實屬難能可貴。
從2016 年到2017 年年初,我對非洲進行采訪,走過的國家包括納米比亞、喀麥隆、蘇丹、南蘇丹、肯尼亞、剛果(布)和毛里塔尼亞;實地考察中國公司在非洲的102 個承包工程與投資項目,也包括中國政府在非洲的援助項目;共訪談302 人次,包括3 位國家總統、3 位國家總理、18 位政府部長,以及8 位中國派駐所在國大使、代辦與經濟參贊。
40 年前,9.6 億人口的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人均值,但到2016 年,中國的人均GDP 已相當于非洲的4.2 倍。3已經富起來的14 億中國人民始終關注有著12 億人口的非洲大陸何時實現經濟起飛,以及怎樣才能實現經濟持續起飛;也關注非洲大陸怎樣才能夠像中國40 年前那樣讓十幾億非洲人民富起來。
“民主” 與“共和” 這兩個詞, 大家已經耳熟能詳, 尤其是“民主”, 是一個極其時髦的詞, 人們幾乎每天都見到它, 聽到它。媒體上有它, 課堂上有它, 研討會上有它, 政府文件中有它, 游行隊伍里有它, 日常對話中有它, 互聯網上它更是隨處可見。夸張一點說, “民主” 這個詞在現代社會幾乎無所不在。
由于特朗普的修“長城”提案未被通過,當地時間22日美國政府部分機構關閉,這是美國政府在2018年迎來的第三次關門歇業,這在美國歷史上是非常奇葩的現象。西方一直有大量的聲音提出,最近幾年這種以選舉為實現方式的民主遇到了巨大麻煩,比如特朗普選上美國總統。
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斷了世界經濟持續30多年的黃金增長期。金融體系的去杠桿和實體經濟的下行形成具有放大效應的負反饋循環,導致世界經濟陷入長時期的深度衰退。危機爆發已經7年多,全球經濟金融盡管有所恢復,但依然籠罩在危機的深度陰霾下,這使我們從一個不同于以往的角度再次感悟到“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迫使我們更深入地反思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