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沒有忘記十三大宣布的初級階段總路線: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這是將民生提到了壓倒一切的高度,“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有中華愛我,必有我愛中華;有兄長之友,必有兄弟之悌。國家與我,以信任換取信任,用忠誠報答忠誠。非若此,何以和諧?
中國病了,還病得真不輕。中國的病態不光表現在環境污染、經濟結構及資源配置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即中國的語境被形形色色不倫不類、胡亂組合的漢字徹底污染了。
“安倍經濟學”本身是一項改革,而且初見成效;如果存在什么問題,也只能以繼續改革解決。有人說安倍此舉是為了“拯救”日本,這種說法過分了。日本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相比中國,更不存在“年老色衰”的問題。
筆者9月17日清晨在騰訊微博上斷言:“蘇格蘭獨立公投多半不會成功,贊成與反對的比例大致為45:55。”今天公布的結果,與推測保持驚人的一致。話雖如此,關心蘇格蘭前途的人包括本人在內,著實心跳了一把。
醫患矛盾,表面看來是患者及其家屬與醫務人員之間的問題,但根子卻是醫療需求與供應不對稱、不配套。這僅靠針對過激患方或失職醫護人員的懲罰性立法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對美國而言,中東原來的一片大好形勢被奧巴馬政府傾力支持的“阿拉伯之春”一風席卷,幸好這股“春風”尚未波及沙特與海灣其他國家。否則,“阿拉伯之春”將升級為伊斯蘭風暴,整個中東將一片混亂,美國將難以立足;美國的中東外交將走到盡頭。
就在中日締約談判準備再開之際,1978年4月中下旬發生的釣魚島事件卻使談判險些夭折。此次事件在中日關系史上非常重要,也使中國日后對釣魚島的主權申訴產生了困難。
全球金融與經濟危機的經驗證明了樓市健康與否對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牽連度究竟有多大,而樓市是否健康始終只與三個要素關聯:即土地、資金供給鏈、及持續增加的消費人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