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毅力號火星車在一塊火星巖石上發現了三個獨特之處:
首先,這塊巖石中發現了有機物,這是組成人類已知生命的基本分子結構;
其次,這塊巖石中有硫酸鈣,再加上巖石位于一條干涸的古老河谷邊緣,科學家們認為這說明該塊火星石頭曾經被水流沖刷過;
最重要的是幾十個豹紋一樣的小點點,其中含有鐵和磷酸鹽,這在地球上是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在這一過程中放出熱量可以支持微生物生存。
有生命的基本分子結構、有水、還有能量供給,這三個要素同時在一塊石頭中出現指向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這里可能曾經存在生命。當然這個曾經指的是比較久遠的曾經,畢竟火星上早已沒有液態水存在,目前科學界的共識是火星只在數十億年前曾經濕潤過,即使火星生命真的存在過那也是幾十億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地球上的生命也處在十分原始的階段,微生物是這顆藍色的星球上絕對的主宰。
所以有些營銷號以“火星發現生命的證據”為大標題炒作了一波。事實上,就目我們能見到的證據來說,用這個大標題還是早了一些,畢竟對那三類至關重要的物質來源我們還只能靠猜。理論上無機物與無機物之間的反應也能生成有機物,而且有機物被發現存在于別的行星、甚至小行星上并不是第一次,2020年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從近地小行星龍谷上采集樣本帶回,2023年初樣本中就檢測到有機分子,在火星石頭里有有機物并不能說明什么;
硫酸鈣進入巖石的可能性也有很多種,科學家只是由于這塊巖石存在于干涸的河流古道旁才猜測是水沖刷進去的,這個很難作為定論;
真正要害是那些鐵和磷酸鹽形成的豹紋,這個確實很少見,也一般被認為跟微生物高度相關。但光靠毅力號火星車在上億公里之外遠程分析很難得出定論,所以很多科學家呼吁把這塊巖石取樣帶回地球,讓大家好好研究。
帶回地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去火星的單程票和往返票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單程票只需要找準窗口期、瞄準火星發射探測器即可,但能實現這一目標的只有中美兩個國家,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是美國的毅力號與中國的天問一號;要想再開回來則需要在火星讓落地的探測器重新點火起飛,再瞄準地球發射回來,燃料要增加一倍多不說,星際通信、自動控制等技術的可靠性都需要很高才行。
所以美國至今沒有公開宣布任何火星采樣返回計劃,反倒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4月24日舉行的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上表示我國計劃于2030年前后發射天問三號探測器,實施火星采樣返回任務:
“縱觀世界各國目前的進展,我國有望成為第一個火星采樣返回的國家。”
也許美國火星車發現的這塊火星石頭上的秘密,將由中國人首先揭開了。雖然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很低很低,但一旦將來研究確認為真,會給整個科學界帶來一場大地震。
關于地球生命起源,一直有地球本地發源和外星帶來兩個說法。如果火星被證實數十億年前存在生命,那外星帶來的可能性自然會凸顯出來。再進一步,這些外星生命是哪里來的?宇宙中還有多少星球有生命存在?這一切問題都會有更為豐富的想象空間。
而且火星與地球各自安好不能撞到一塊,火星生命到地球自然只剩下一條途徑,那就是小行星帶來。再結合上次小行星龍谷上發現有機物,太陽系里的小行星重要性陡然增大了。別忘了,除了龍谷這樣的近地小行星之外,太陽系里還有個小行星帶呢,里邊有大量的小行星!下一步生命探測,可能就要以這些小行星為目標了。
天文學一直有個說法,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金星是地球的未來。如果火星數十億年前存在生命,這句話的前半句就成了神論斷,生命從微生物到動植物的整體進化脈絡將更加清晰可見;但后半句也將更像一個魔咒,地球的溫室效應會不會真的失控,最后像金星那樣二氧化碳成為大氣的主要組成部分,表面溫度則高到400多攝氏度?
那將是整個人類的噩夢,也將是人類共同努力防止出現的場景。